投资人应有火眼金睛基于对2050年太阳能电站发展的乐观估计,对于投资人来说,要分辨不同太阳能电站的机会与瓶颈,选择最具潜力的电站进行投资。
刘永智说:其间没少给负责小区管理的物业公司、居委会写申请、作保证。伴随着城镇化推进,电站势必要搬迁,相关安置小区是否有位置重新安装光伏电站,并不好说。
从2014年12月11日到今年5月20日,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冬春季节发电量少,电站仅发电822千瓦时,可领国家补贴295.098元,按全部上网计算,可收入344.5002元,考虑到实际不可能完全上网,从2014年12月11日到今年5月20日的实际总收益应不低于639.5982元。电站发出的每千瓦时电国家补贴0.359元,余电由国家电网洛阳供电公司以每千瓦时0.4191元进行收购。何况,光伏组件寿命25年,国家只补贴20年,最后5年并无补贴,收入也将减少。回本周期长,居民实际安装较少虽然国家出台了鼓励政策、供电部门服务流程清楚,但据供电部门统计,截至4月底,我市各县(市)区仅有34户居民的家庭光伏电站并网。与家庭光伏电站不同,企业建设的大规模光伏电站,不但能够发电自用,得到国家和我市关于光伏发电项目的双重补贴资金支持,而且规模效应明显,夏季能在厂房房顶形成隔热层,减少制冷用电。
近年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也拉低了标杆电价,电网企业的收购价格并不高。这笔收入是否让杨新营满意?作为环保新能源项目,家庭光伏电站在我市落地情况咋样?前景如何?发电量和收入与预想有距离近日,杨新营收到了电站投用后的第一笔卖电收入和相关国家补贴,共计1388.55元。在这个行业里,中字头的国企经历过疯狂投资后,慢慢主动或者被动的退居二线;大型的设备制造企业希望通过电站开发,拉动生产,盘活资产,实现自我救赎的一带一路;金融机构把光伏二字请出黑名单,让电站资产能够作为一个表内资产有了存在的可能性;短期投机资本和长期金融资本,虎视眈眈,要么合资,要么独资,要么过桥,要么劣后,要么夹层,总之是要小心翼翼的尝试切分这块蛋糕,品尝后,谋求更大的利益从死水微波,到一层涟漪再到波涛汹涌,一副壮观的光伏产业2.0升级画面正徐徐拉开帷幕。
分布式光伏新能源产业,本身具备的环保属性、电力属性和金融属性,经过有机的整合,将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市场。标准的缺失对于正在展开的行业大幕而言,无疑是一个阿喀琉斯之踵,会对一个20年发电曾诺的行业留下潜在的风险隐患。政策的强劲春风吹绿了春天里阳光的故事。不管是互联网+能源的概念还是电力大佬能源互联网的红宝书都让能源圈像打开了想象中的潘朵拉盒子,但现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不过就笔者多年的光伏从业经验来看,现实似乎看起来没有那么美。
虽然我们十分敬仰在国家战略层面对全球能源的整体规划,但在全球的分布式能源浪潮下,不管是能源局,发改委或者笔者的眼中,着力于用户侧的自发自用,就地消纳的分布式发电模式,更能够担当时代的宠儿,也更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并带动行业的发展。但静下心来,当我们仔细思考现在的产业结构时,不难发现:经过黄金10年,两头在外的高速发展,洗尽铅华的光伏行业带给我们的是一片多么美好的沃土。
面对纷繁复杂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真正缺少的是行之有效并能够实践的行业标准,能够指导设计方,建设方和运营方根据规矩去实践曾诺,保证光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缺少标准,互联网+能源难成气候互联网+只有依托于产业平台之上,才能焕发出绚烂的生机。Solarcity模式可否复制?这是业内人士问笔者最多的一个问题,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在市场的调节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并反馈予市场。
光伏发电这个新兴产业,在突飞猛进的10年高歌中,更多依赖的是海外的市场和客户他建议,政府应完善光伏扶贫补贴政策、规划衔接等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因事而异,使之更具操作性、针对性。临汾市扶贫办主任杨刚杰称,光伏扶贫工程对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就业,改善农村用能条件,具有明显的产能和经济带动作用;以贫困村为单位建设光伏电站,所产生的收益成为村集体的资金源泉,使村集体能够组织投资开发更多项目,而且长久受益。光伏扶贫实现了农村用能方式的新突破。
从2013年开始,该市创造性地将扶贫开发与光伏应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光照资源,率先开展光伏扶贫工程,探索帮助农村贫困户脱贫解困的新路子。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大力推广光伏扶贫工程,仍需突破多重障碍,尤其是政策上的统筹、资金上的瓶颈、推进中的规范。
村干部高兴地说,一次投资、多年收益,光伏扶贫照亮农民新钱途。眼下,山西5个试点县都在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其良好的经济、社会、环保效应,不仅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而且也点燃了不少国企、民企的投资热情。
临汾市是山西省贫困面较大的地区之一。山西省扶贫办主任王立伟认为,实施光伏扶贫,不仅可以落实精准扶贫要求,让贫困群众直接受益,而且还可以促进贫困地区投资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利扶贫、又利发展的好项目。荒坡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一块块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配电室内,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了国家电网5月6日,在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天坛镇赵家垣村100kW光伏电站,记者目睹了光伏发电的运行流程。杨刚杰说,光伏扶贫试点工程静态投资约8万元/瓦,建设100kW村庄光伏电站大约需要投资80万元,除了省里安排的50万元整村推进项目资金,还有30万元的缺口。公司总裁赵伟安说,实践证明,光伏扶贫既是扶贫工作的新途径,也是扩大光伏市场新领域的有效措施,且在广大农村有较强的可复制性。从环保角度看:相关数据显示,一个3k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与相同装机规模的火电站相比,25年时间内可节约标准煤约23.6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2.3吨、二氧化硫2.11吨、氮氧化物1.06吨。
北京风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吉县屯里镇窑渠村100kW光伏电站的建设,去年12月并网发电。在试点县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光伏扶贫电站的同时,还在12个县规划安排60个村建设光伏扶贫电站,目前工程建设已陆续启动,力争10月底前全部建成并网。
变漫灌为滴灌,光伏扶贫是最符合精准扶贫要求的扶贫举措。目前全市已启动了10个试点村项目建设,设计标准全部为100kW,其中建成电站7个,实现并网发电的有5个,累计发电近13万余千瓦时。
光伏产业与扶贫开发携手,共振点在哪里?从收益角度看:每座100kW的电站每年可发电1215万千瓦时,按照当前国家鼓励性政策,每度电收益约为1元,一年可收入12万元15万元,收益期25年;企业建设1个10MW的地面集中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每年至少可以拿出100万元以上的收益支持当地扶贫事业。2014年,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利用6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光伏扶贫工作。
在尝到光伏扶贫的甜头后,今年临汾市还有更大的愿景。该省作为首批试点6省份之一,在临汾、大同2市5个贫困县开展试点工作。光伏扶贫目前在技术上不存在难题,大规模推广主要是资金难题。在赵伟安看来,光伏发电项目,首先充分利用了农村地区丰富的屋顶资源,有效地调整了能源供应的结构,降低了碳排放;其次光伏扶贫为农村贫困户提供了稳定、长期的收入,转变了传统的扶贫模式,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山西省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光照资源充足,荒山荒坡广阔,现在设施农业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确保光伏扶贫试点项目的精准帮扶作用,该市明确规定,村庄100kW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电站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支配;10MW以上的地面集中光伏电站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产权归投资企业,投资企业每年拿出光伏电站收益的一定比例支持扶贫开发
山西省扶贫办主任王立伟认为,实施光伏扶贫,不仅可以落实精准扶贫要求,让贫困群众直接受益,而且还可以促进贫困地区投资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利扶贫、又利发展的好项目。在尝到光伏扶贫的甜头后,今年临汾市还有更大的愿景。
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大力推广光伏扶贫工程,仍需突破多重障碍,尤其是政策上的统筹、资金上的瓶颈、推进中的规范。目前全市已启动了10个试点村项目建设,设计标准全部为100kW,其中建成电站7个,实现并网发电的有5个,累计发电近13万余千瓦时。
他建议,政府应完善光伏扶贫补贴政策、规划衔接等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因事而异,使之更具操作性、针对性。眼下,山西5个试点县都在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其良好的经济、社会、环保效应,不仅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而且也点燃了不少国企、民企的投资热情。村干部高兴地说,一次投资、多年收益,光伏扶贫照亮农民新钱途。变漫灌为滴灌,光伏扶贫是最符合精准扶贫要求的扶贫举措。
2014年,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利用6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光伏扶贫工作。公司总裁赵伟安说,实践证明,光伏扶贫既是扶贫工作的新途径,也是扩大光伏市场新领域的有效措施,且在广大农村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临汾市是山西省贫困面较大的地区之一。临汾市扶贫办主任杨刚杰称,光伏扶贫工程对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就业,改善农村用能条件,具有明显的产能和经济带动作用;以贫困村为单位建设光伏电站,所产生的收益成为村集体的资金源泉,使村集体能够组织投资开发更多项目,而且长久受益。
该省作为首批试点6省份之一,在临汾、大同2市5个贫困县开展试点工作。北京风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吉县屯里镇窑渠村100kW光伏电站的建设,去年12月并网发电。